中新网临沂11月29日电 (李明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11月29日在临沂市沂水县揭牌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推动专业考古人才与文物资源有机结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李明芮 摄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山东考古已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期时代再到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框架,是国内最早建立完善史前文化谱系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社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加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始于1965年,与华北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省旧石器遗存数量十分可观。”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指出,鲁南苏北地区因“凤凰岭文化”常被作为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为不少学者分析研究。尤以沂沐河流域细石器遗存最受业内学者关注,并将其列入探讨华北细石器技术出现、传播以及扩散的重要区域之一。该流域也奠定了其在山东地区旧石器工作最为厚重的工作基础。“截至目前,该流域发现细石器遗存超过百处。但石制品多系采集所得,缺乏系统调查和发掘,难以融入到整个中国旧石器文化框架内进行对比、讨论。”
孙波表示,山东对以跋山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研究打破了上述僵局,对建立中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论证中国—东亚人类连续演化,研究当时人类加工工具技术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复原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价值。“在旧石器遗址聚集区临沂市沂水县建立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思路应运而生。”
沂水县委书记陈士贤表示,长期以来,考古专家扎根于文化文物保护,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沂水县文物考古能力水平,加强文物科学研究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沂水县将以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与各考古部门的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完)
中新网福建长汀11月29日电 (陈炳林 谢家进 朱芳彬)“客家首府·大美汀州”2023中国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暨首届汀州国际文化交流节,28日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启动。
11月28日晚,2023中国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暨首届汀州国际文化交流节启动。长汀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以国际文化交流为核心,以让世界看见长汀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带领大家走进长汀的历史长卷,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在发展中与国际友人的互动故事。
活动以主题晚会的形式,用大美汀州·享誉全球、守望长汀·岁月留痕、融通世界·共创辉煌、和谐共赢·携手前行四个篇章,为线上线下观众展现充满活力、魅力、发展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长汀。
活动中,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许宇宾宣读了马来西亚旅游局总干事贺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陈纳德将军外孙女/美国陈纳德飞行学院院长嘉兰惠、新西兰珍妮·玛丽·希普利、新中友好协会会长黎开盛也发来了祝贺视频。现场,长汀县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还进行了互赠礼物,举行了飞虎队军服交接馆藏仪式。
图为首届汀州国际文化交流节活动现场。长汀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长汀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守护好长汀古城文化,传承好长汀古城文明,2013年,长汀将每年的11月28日确定为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实行每年一庆,已举办10届。据统计,今年以来,长汀县接待游客67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多亿元。
“名城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名城保护日暨首届汀州国际文化交流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长汀、关注长汀、爱上长汀、走进长汀,向世界传递更多美丽长汀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