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雪道上畅快滑行,享受速度与激情;在银装素裹中泡温泉,让身心得到放松;在冰雪乐园里尽情玩耍,体验多重快乐……随着冬季旅游持续升温,冬游产品不断“上新”,人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积极体验特色文体活动,“白色经济”犹如一股暖流注入文旅市场,“冷”资源成为点燃冬日热情的强大动力。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场馆设施的加快建设、创新举措的稳步实施,激发了人们对于冬季运动的热情与向往。
提到冰雪运动,滑雪无疑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热门项目之一。随着冷空气活动日渐频繁,全国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不少雪场在滑雪爱好者的期待中陆续“开板”,新雪季燃情开启,冬日文旅消费潜力也进一步释放。
在吉林省,多家滑雪场于近日同步开放运营,自由驰骋的身影络绎不绝。“我是从雪友群里知道雪场开了,趁着周末和朋友自驾过来,体验今年第一滑。”来自吉林市周边城镇的李先生表示,已经充分感受到滑雪设施还有餐饮、住宿这些配套服务都做了升级。据了解,吉林省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3000万元冰雪消费券,内容包括享受景区、温泉、滑雪等门票价格优惠,此外还针对团组游客设立总额1000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
游客们除了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还可以体验包含各种冬日“限定”元素的旅游项目。在内蒙古,冰雪那达慕、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界河冰钓等145个活动将陆续举办,凸显跨境、度假、民俗三大特色;四川以“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为主题,推出系列冬季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包括九寨沟、黄龙、稻城亚丁、四姑娘山等热门旅游景区门票全免;北京延庆区推出专业比赛、高山滑雪、冰雪乐园、冰灯花灯、温泉养生、美食暖锅、反季采摘7个板块的文旅活动,带来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
近日来,连降的大雪让哈尔滨多了几分冬日氛围。令人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预计将提前至12月中上旬开门迎客。晶莹剔透的冰雕作品、五彩缤纷的灯光特效,一块块冰砖搭建起冰雪主题乐园;而在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山区的禾木村,皑皑白雪将这座小村庄装扮成充满童话色彩的梦幻“雪村”,成为许多游客争相拍照、品尝特色美食的打卡胜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冬季旅游供给日益丰富,“冰雪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未来,“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冰雪+乐园度假”等多元化的消费模式,也将向着专业化深入发展。
冬天序曲已经缓缓奏响,一起期待更多精彩的特色冰雪主题活动,迎接属于这个冬日的阳光、美景和独特体验。(人民网记者 刘微) 【编辑:房家梁】
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2023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分析了当前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对策建议。
报告立足全球视角,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势,对国际国内供应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梳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任鸿斌: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首次构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内容系统提出了工商界的建议。
报告认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和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汽车和化工行业的供应链区域化态势明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陈建安:建议各国加快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深化共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加强物流、通信等有形的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实现金融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报告还建议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程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供应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