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吸引超50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现了我国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也表明国际社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共同愿望。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包容、畅通、全球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社会的宝贵经验。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有力推动了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通。在此过程中,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下降,人类社会实现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
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致力于通过与世界良性互动,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以及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大量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享受中国发展红利,完善全球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销往世界各地,助力各国生产经营,增进当地民生福祉。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受益者,也是维护者和探索者。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等挑战,我国立足完备的产业体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坚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成为我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又一重要举措。链博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将有力推动更多全球创新要素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资源配置、创新合作和成果共享。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现象阴霾不散,时有发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将同各国一道,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拓展经济全球化发展新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编辑:房家梁】
在广阔雪道上畅快滑行,享受速度与激情;在银装素裹中泡温泉,让身心得到放松;在冰雪乐园里尽情玩耍,体验多重快乐……随着冬季旅游持续升温,冬游产品不断“上新”,人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积极体验特色文体活动,“白色经济”犹如一股暖流注入文旅市场,“冷”资源成为点燃冬日热情的强大动力。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场馆设施的加快建设、创新举措的稳步实施,激发了人们对于冬季运动的热情与向往。
提到冰雪运动,滑雪无疑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热门项目之一。随着冷空气活动日渐频繁,全国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不少雪场在滑雪爱好者的期待中陆续“开板”,新雪季燃情开启,冬日文旅消费潜力也进一步释放。
在吉林省,多家滑雪场于近日同步开放运营,自由驰骋的身影络绎不绝。“我是从雪友群里知道雪场开了,趁着周末和朋友自驾过来,体验今年第一滑。”来自吉林市周边城镇的李先生表示,已经充分感受到滑雪设施还有餐饮、住宿这些配套服务都做了升级。据了解,吉林省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3000万元冰雪消费券,内容包括享受景区、温泉、滑雪等门票价格优惠,此外还针对团组游客设立总额1000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
游客们除了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还可以体验包含各种冬日“限定”元素的旅游项目。在内蒙古,冰雪那达慕、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界河冰钓等145个活动将陆续举办,凸显跨境、度假、民俗三大特色;四川以“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为主题,推出系列冬季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包括九寨沟、黄龙、稻城亚丁、四姑娘山等热门旅游景区门票全免;北京延庆区推出专业比赛、高山滑雪、冰雪乐园、冰灯花灯、温泉养生、美食暖锅、反季采摘7个板块的文旅活动,带来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
近日来,连降的大雪让哈尔滨多了几分冬日氛围。令人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预计将提前至12月中上旬开门迎客。晶莹剔透的冰雕作品、五彩缤纷的灯光特效,一块块冰砖搭建起冰雪主题乐园;而在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山区的禾木村,皑皑白雪将这座小村庄装扮成充满童话色彩的梦幻“雪村”,成为许多游客争相拍照、品尝特色美食的打卡胜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冬季旅游供给日益丰富,“冰雪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未来,“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冰雪+乐园度假”等多元化的消费模式,也将向着专业化深入发展。
冬天序曲已经缓缓奏响,一起期待更多精彩的特色冰雪主题活动,迎接属于这个冬日的阳光、美景和独特体验。(人民网记者 刘微) 【编辑:房家梁】